红色衙前展览馆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镇凤凰村,于2011年在原农运纪念馆基础上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展览馆面积达2700多平方米,在更好地宣传农运文化,全面展示衙前农民运动的历史功绩,浓缩衙前精神和衙前的发展,激发全镇人民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弘扬正气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展览馆有工作人员3名,其中事业干部2名。2012年3月,红色衙前展览馆被命名为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红色衙前展览馆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衙前农民运动爆发在1921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第一次农民革命运动,是记入中共党史史册的革命运动,比广东及湖南农民运动都要早。农民运动开创了中共历史上的“四个第一”:党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运动、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农民革命性纲领文件、第一所教育农民的农村小学校。衙前农民运动和农民先驱们通过减租抗息、成立协会、打米店等行动和事迹,展现了衙前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运动影响和带动了萧山甚至全省等更大范围农民革命运动的爆发,推动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进程。
多年来,基地以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吸引着萧山区内外大批党员干部前来接受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各级党组织纷纷开展参观衙前农民运动革命系列文物、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廉政文化展示、扫墓等活动。纪念馆自1999年9月开馆至今,已接待近10万余人参观学习。由于始终坚持社会公益原则,免费向社会开放,并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受到了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青少年红色之旅经典景区、浙江省党员教育培训基地、杭州市青少年第二课堂活动场馆等荣誉。
淳安锦山秀水,人杰地灵。悠悠数千年,这里卷碑丰藏,古迹繁多,历代名人辈出。明嘉靖三十七年,一位务实、廉洁、正直的父母官,怀抱济世安邦之志,步入这片素有“文献名邦”之誉的热土,历任四年知县,政通人和,赢得百姓敬仰;声名远播,流芳千古佳话。他,就是与宋代包拯齐名,人称“海青天”的著名清官——海瑞。
“政声人去后。” 海瑞离任,百姓为缅怀先贤、砥砺后人,修建海瑞祠。桑梓黎庶把海瑞生祠作为精神支柱,寄托对历任父母官为民造福的期望。时光荏苒,世事变迁,海瑞祠三次易地修建,海瑞事迹始终那样鲜活、清晰、经久不衰。几百年来,海瑞祠一直香火不断,青烟袅袅,静谧幽幽,传动着八方游客对清官的慕名景仰,寄托着淳安子民对海瑞的无尽缅怀。
如今的龙山岛新祠建于1985年。重建的海瑞祠保持了旧祠的原貌,门楼肥梁瘦柱,画栋雕梁,古朴庄严,气派宽敞。站于祠堂前,“近看海瑞祠巍峨翼然,远眺千岛湖一城山色半成湖”,令人赏心悦目。祠堂大门上方三个赫然大字“海公祠”,门内正厅立着一块闻名遐迩的“去思碑”,无声地诉说着淳安百姓对海瑞的思念之情。正厅中堂栩栩如生一雕像,再现当年海瑞离别时,群众送行依依不舍的情景。正厅四周墙壁上嵌有八幅东阳木雕,彰显着海公力主减轻人民负担,反抗权豪侵扰百姓,屡断疑案,平反冤狱之政绩。随处可见的楹联匾额再现海公“一身文章,两袖清风”的高尚人格。
步入思贤院,可瞻仰海瑞铜像雕塑,高9尺,重9千斤,挺拔高大,正气盎然,海瑞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忠贞爱国的英雄气概展露无遗。两旁立柱上的有一幅楹联:“均赋税,除陋规,平冤狱,四载辛苦,小邑山高铭德政;恤黎民,抗权贵,谏帝王,一生刚直,大江水涌颂清官。”高度概括了海瑞在淳安理政四年业绩和光辉灿烂的一生。
数百年来,海瑞祠,已成为高悬百姓心头的一面明镜,流淌黎元心田的一汪清水,矗立人们心坎的一座丰碑。理政淳安,海瑞直廉刚正的人格品质和行政作风,与日月同辉;造福百姓,海瑞与淳安同呼吸、共患难的那份情愫,已然不朽。海瑞,在诉求正义的黎民百姓心中永生!
海瑞之永生,在于节俭务实,勤政爱民。海瑞倡导节俭,反对浪费,规定县衙的办公用纸“惟上司紧关申文方用” 质优价高的“永丰”品牌纸,而各部门办公用纸只能用廉价的古干纸,以此节约财政支出。他极力推行“一条鞭法”,裁减冗官,意主利民,尽力减轻农民负担。在淳安,为改变地处穷乡僻壤的山民的艰辛生活,海瑞首先推行各种轻徭薄赋,赈济灾民的措施。同时,他大胆革除“常例”,斩断官吏伸向百姓的黑手,带领民众克服天灾,组织民工兴修水利,开发山区农桑经济,给百姓带来福祉。海瑞用实际行动为其“民本思想”践行,使得民安其业,乐其生。
海瑞之永生,在于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海瑞按实际制定了《兴革条例》,敢于扬善抑恶,对胆敢以身试法的恶吏劣绅严惩不贷,绝不姑息退让。他不顾仕途升迁受阻,严惩总督胡宗宪公子,勇斗以巡查盐政为名、到处敲诈勒索的严嵩亲信鄢懋卿,还拒绝对前来视察的知府行大礼,被称为“笔架博士”。他只认天理,敢于指责当今天子,他以抬棺冒死觐见的方式,抱必死的决心上了道《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披肝胆为陛下言之”。在君王高于一切的封建社会里,能如此谏言,需要多大的胆略和勇气!
海瑞之永生,在于为官清正,廉洁奉公。海瑞一贯倡导清廉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素性简朴,不喜承迎”而又敢于“力催豪强”。其家庭生活所需全靠仅有的俸禄开支,始终恪守“不受礼,不行贿”原则,终日“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就连其母七十寿辰,海瑞也仅用节省下的薪金买了两斤鲜肉以示孝敬之意。海瑞临终前,还执意退还兵部多送的七钱俸银,足见其何等清廉。他死后的遗物 “仅存俸银十余两,旧袍数件”, 就连怀恨海瑞的御史陈海楼也不禁发出“回吾怨恨之心矣”的感叹。海瑞的清白本色,堪称万世师表!
海瑞之永生,更在于为中华民族的廉政文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为当今时代的廉政建设树立了一支亮丽的历史标杆。“风雨可歌,鬼神可泣,大节凛当年,供帐曾疏鄢御使;天柱以尊,地维以立,千秋留正气,登堂如见海先生”,显然海瑞已是廉洁的化身,清官的典范,正义的象征。他那“不爱钱、不怕死、不立党”的做人信条,他那“上不负君,下不负吾民,中不负平生所学,一介不取,抱守终身”的做人哲学,他那“持本真破天下伪,直言天下的大无畏精神”,他那“铁骨铮铮向腐败宣战的壮举”,他那“知县知一县事,一民不安其生,一事不得其理,皆知县之责”的工作理念,体现的是一种崇高,展现的是一种气势,展示的是一种力量,昭示的是一种魄力,呈现的是一种品质。海瑞不只是淳安的骄傲,他在世世代代国人的敬仰里永生!
缅怀海瑞,我们执着的是一份信仰;追念海瑞,我们抱持的是一腔正气;情系海瑞祠,我们走进的是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萧山区青少年法制与廉洁教育馆座落于杭州市萧山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内,全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由原旧教学楼改建而成。该馆以法制、廉洁和生命为鲜明主题,采用声、光、电、影视等现代科技展示手段,结合案例精选、场景模拟和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突出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使青少年在体验、互动中受到启迪与感悟。
萧山区青少年法制与廉洁教育馆主要由法制教育、廉洁教育、生命教育三个部分组成。法制教育馆由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护法三个方面和模拟法庭构成,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青少年必备的法律知识。廉洁教育馆通过廉洁史话、廉洁在我心、廉洁清风在校园、贪腐的危害等内容的宣传,引导青少年树立以廉为荣的意识。生命教育馆通过传播自救互救、防艾禁毒、消防与交通安全等知识与技能,让青少年懂得如何珍爱生命。
萧山区青少年法制与廉洁教育馆的建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了一个新载体、新平台、新基地,体现了萧山区委、区政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廉洁文化建设的的高度重视,标志着萧山区青少年法制和廉洁教育迈入了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的轨道。
浙东行政公署——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下分秘书处、民政处、文教处、财经处等部门。旧址原系梁弄横坎头村黄氏家族的一座叫上新屋的民居大院。这座大院始建于公元1888年(清光绪13年),距今已有近123年历史。其房主为黄巨卿,家资殷实,为区别其老宅(浙东区党委旧址),故名上新屋。
2005年初,在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列为全国一百个重点建设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完成了房屋整修、文物资料收集,以及陈列布展等大量工作,正式对外展出。